5月25日,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组委会公布了江西省赛区(电子类)获奖名单。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智能科技学院学院的同学们在比赛中披荆斩棘,最终取得一等奖9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21人的优异成绩。
用汗水浇灌荣誉 据悉,蓝桥杯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全国性IT学科赛事,包含个人赛软件类、个人赛电子类、视觉设计大赛和青少年创意编程组。这是一场高强度、综合性的比赛。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比赛,经过统筹安排,智能科技学院积极策划参赛方案、组织学生,选派李志翔、蒋淦华、朱於峰等为指导老师。在备赛阶段,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们精心准备,在疫情期间线上剖析赛事要点,指导学生完善、打磨作品。比赛场上,我校参赛选手与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同台竞技,竞赛试题由客观题和基于竞赛实训硬件平台的系统功能题的程序设计与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客观题占比30%,基于硬件平台的程序设计与调试占比70%,总赛时长为5小时。
据了解,蓝桥杯通常在四五月份举行,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指导老师组建了参赛群,在寒假前辅导参赛学生部分基础性内容,寒假时给学生布置任务。开学后,李志翔等指导老师每天晚上都会在创客大厦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培训,并逐步完成部分进阶性的内容。中间因为疫情,不得不线上培训。大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干劲十足,加班加点,积极投入训练,放弃国庆、清明、五一等假期休息,在实验实训室里一起钻研、训练。 载誉归来后,同学们都表示十分感谢学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教导、关怀,尽管培训的过程很辛苦,但是一起付出都是值得的。 据悉,整个培训过程中,指导老师会逐个询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状态,确保培训不掉队。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 “智慧赋能、科创新技”的智能科技学院自2021年4月初成立。仅一年时间,智能科技学院快速成长,不仅顺利完成基本教学和科研工作,更是秉持学校“校企融合,产学互动”的办学模式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 蓝桥杯电子类包括单片机设计和嵌入式设计。李志翔介绍说,这两个比赛方向对应着智能控制专业、导航工程专业和嵌入式专业的“单片机原理与开发”和“嵌入式系统开发”两门课程。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们会把比赛中的一部分内容融入课程中,做到融赛入课,赛教结合。学生通过比赛,也能够对课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蒋淦华称,在大学生涯中,学校也非常鼓励同学们参加“1+x”考试,并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赛事锻炼、证书培训等内容都是综合当下就业形势为我校学生量身定制,借此同学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扬帆启航筑梦青春 在课堂上,他们是老师;在竞赛时,他们是队友;在生活中,他们又是朋友。展示有趣的实物,先培养学生产生兴趣。李志翔等老师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不能做到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在大一时,他们就给学生开见面会,展示有趣的实物,明确专业内容和就业方向,提升兴趣。在课堂中,做到因材施教,给不同专长和特点的学生指导未来的方向,并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传、帮、带,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朱於峰介绍道,蓝桥杯(电子类)是一场务实的大赛,大赛的系统功能题目是由行业发展趋势和新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是对智能控制的深入实现,可以更好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为社会选拔技能型人才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对促进我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未来,我们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此类竞赛,并更积极探索更好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自主实练,以赛促教,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培养更多的注重实践操作的能工巧匠。”朱於峰说。 在带动学生进步的同时,老师们也在不断进取。李志翔说,未来,在硬实力上,会多去关注专业相关的论文和前沿信息,让学生能学到最前沿的知识。在软实力上,更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沟通水平,和学生做朋友,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今后将进一步通过技能竞赛,展示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竞赛精神,更加重视竞赛的全过程,从对手中找差距,从不足中找提升,通过竞赛带教风、促学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